UE paper 是甚麼?
UE即英語運用科(Use of English)是香港高級程度會考的高級補充程度(AS-level)科目,目標是確定考生的英語能力是否滿足大學學位和工作的要求。
它成立於 1960 年代,但直到 1988 年,該考試僅作為香港大學參考的“英語考試”,而不是官方的正式高考科目,高考證書將 不列出本科目成績的,發給考生英語運用科考試證書)。
自 1989 年改革以來,英語運用科考試一直被用於“評估中七畢業生的英語水平”,以供專上學院及僱主參考。 1994年課程改革後,它被正式指定為高級補充水平(AS-level)課題。
UE paper 有哪些分卷?
自 1989 年以來,英語運用科測試進行了修改。為使大專院校和公司能夠評估中七畢業生的英語水平,特別注重英語在日常生活、學習和就業中的應用。 香港大學同時將英語運用科目的最低分數提高至D級。
該測試在 1989 年至 1993 年之間有四個部分。每個部分的比率和形式如下:
Section A: Listening 聽力
一小時的聽力考試,成績佔最終成績的 18%。
試卷聽力部分將播放三個部分(2002 年之前的兩個部分)的錄音,背景為虛構情境,錄音中的每個人都將進行英語對話。
根據磁帶中的信息,考生必須回答考試中的所有問題。
Section B: Writing 寫作
寫作需要 1 小時 15 分鐘,佔成績的 18%。
考生必須從四個問題中選擇一個,並撰寫一篇 500 字的文章作為回應。
散文、信件、提案和混合形式是常見寫作風格的例子。
Section C: Reading & Language System 閱讀與語言系統
閱讀和語言系統分配了1小時30分鐘,佔最終成績的18%。
該測試由兩個部分組成:閱讀部分包括基於報紙或雜誌文章的問題,佔總分的三分之一。
為全面評估申請人對英語語法的掌握程度,考評局建議在 70 分鐘內回答佔整篇論文 2/3 的問題,包括選擇、句子選擇、匹配、總結、文章填寫和文章校對。
Section D: Practical Skills for work & study 應用技能(1994年起增設)
20 分鐘的口語考試佔最終成績的 18%。
香港考評局將以三至四人的團隊運作。
考試由兩部分組成。 第一部分(Individual Presentation),申請人必須在十分鐘內閱讀並記下300字左右的文章,然後在兩分鐘內描述文章的主題。 等大家講完,就進入第二部分(小組討論)。
考生有兩分鐘時間準備關於文章內容的討論問題。
事先談話期間不允許做筆記。 談話的長度取決於每組有多少候選人; 四個候選人持續 10 分鐘,三個候選人持續 8 分鐘。
Section E: Practical Skills for work & study 應用技能(改為 AS 前為 Section D)
適用於工作和學習的實用技巧,1小時45分鐘,佔全科分數28%。
試卷提供考生假設的身份和背景,考生需完成兩至三個任務。
試卷附有一本資料本(Data file),內有以不同形式呈現的資料,考生需從中選取適當資料完成任務。
常見任務類型要求是寫作報告、文章、信函、計劃書或通訊等。
考DSE應該操邊份卷?
Section C
目標level 4 或以上同學仔,可以參考UE Section C。
其中Reading MC的2004 , 2010, 2002 都好值得做;Fill in the Blanks填充題建議集中溫習2001, 2003 及 2006。
也有很多Grammar相關的題目,可以幫同學提升Grammar同Proofreading能力。
Section B
沒有分modules,而題型、文體、要求與DSE相若。做完DSE past paper之後可以試試做。
如果大家有什麼英文問題,如Spencer Lam, 好唔好咁樣學英文呀? 或者IELTS考試,成人英文/商業英文的知識及英文資源,歡迎你可以隨時再跟我多交流一下,可以Follow 「Spencer Lam English Team」 Facebook page同IG得到更多英文資訊,亦都可以上 https://spencerlam.hk/ 了解更多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