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信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小朋友能夠好好 學英文 ,而學習語言的黃金期是3至15歲。如何讓自己小朋友在這段時間學好一門外語,不抗拒且愛上它。接下來將一一揭曉故中奧妙。
在學習的道路上,父母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。因此,5個技巧當中有部分是需要有父母的參與以及陪伴。
親子共學
若果家長願意陪伴和鼓勵小朋友一起學習,小朋友的好奇心以及學習動機會更強。因此,家長可在日常與小朋友一起練習單字及句子,亦可以透過遊戲的方式與小朋友練習單字和句子。這樣能夠幫助她們了解當中的意思,亦能夠持續讓他們幾下單字。每當小朋友問問題的時候,家長亦可嘗試引導他們思考,且鼓勵他們用英文表達!
情境式學習
何謂情景式學習呢?那便是從日常生活開始,讓小朋友對學習充滿興趣。例如當你要小朋友做某些事的時候,可以嘗試用英文與小朋友溝通。例如當你想小朋友喝水時,你可以將水遞給小朋友然後說“drink some water”。通過日常生活的互動學習英文,久而久之小朋友學英文的過程也能夠非常自然地去理解句子的含義。當小朋友學習情感的詞語的時候,家長亦可以透過誇張的肢體語言教導小朋友。一些誇張的表情或肢體語言亦更能讓小朋友理解故中含意。
當小朋友問問題或者學習新單字、事物的時候,家長可以嘗試用簡單的英文進行解釋。又或者可以用同義詞、反義詞去解釋,這樣一來小朋友不但可以學到英文,亦可以學到新單字。例如,如果小朋友在學習glad 這個單字,家長可以說 ”I am happy to meet you. I am glad to meet you.” 同樣地,當你想問小朋友某樣物件的英文是什麼,你可以嘗試英文問「What is this?」 那麼小朋友自然會用英文回答。因此,和小朋友一起說出常見物品的英文單字,也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方式,動作、表情等等也可以加入練習,透過不斷的反覆練習,能夠幫助孩子更直覺地用英文表達。
避免透過翻譯來學習英文
有些英文單字或者句子很難透過翻譯去理解,且有機會阻礙孩子進步。但家長往往會習慣用翻譯或背單字的方式讓小朋友學英文。
所以,在英文的同時,希望家長亦能用學習英文的思考方式,若果教導小朋友從小以中英互譯的思考方式且養成習慣,日後小朋友說英文亦容易不流暢,更會說中式英文,例如I very like it。
再英文當中,有很多單純都有相似的翻譯,但是每個單詞的背後所表達的含義有所不同,在所運用的情景亦有所不同。例如「看」就可以分成 see, watch, stare; 「聰明」也有 smart, wise, clever 的不同。所以用翻譯的方法很容易就撞壁了。
用視覺輔助學習
家長可以用有圖片的圖書或單字卡片教導小朋友,這樣小朋友的興趣較大之外亦可以加深小朋友的記憶。
視覺輔助工具是最直接且容易的教材,連最難解釋的時態都可以練習,例如可以拿日曆或是作息表,跟孩子用英文進行討論包括今天做了什麼,明天要做些什麼。再語境談論中除左可以練習口語,亦可以練習文法包括過去式、現在式、未來式。而這方法相對機械式的背誦會更為能讓小孩理解故中意思及運用。同時,亦可以播放英文動畫給小朋友看,可選擇裡面有具體解釋單字、詞組的動畫。
持之以恆的學習
學習語言並不是一日兩日就可以學成,若果要將英文學到像母語一樣必須要每日聽及開口。如果小朋友願意做到,你亦可以慢慢看到他們的進步。但是每個人的學習方式和節奏不一樣,最重要的還是找到合適自己的,且能夠保持固定的頻率接觸英文,慢慢地小朋友亦會適應及熟悉英文這個語言,讓英文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。
如果大家有什麼英文問題,如Spencer Lam, 好唔好咁樣學英文呀? 或者IELTS考試,成人英文/商業英文的知識及英文資源,歡迎你可以隨時再跟我多交流一下,可以Follow 「Spencer Lam English Team」 Facebook page同IG得到更多英文資訊,亦都可以上 https://spencerlam.hk/ 了解更多!